欢迎来到梓耕教育 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0431-85202911
梓耕京东旗舰店 梓耕天猫旗舰店 新手指南 登录 | 注册

跟着焦点访谈探秘新教材,到底新在哪?

作者:源自网络
2019年04月26日

商务君按:昨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三科统编教材专题节目,从编写、设计、内容等方面具体解读了新教材的情况。相比旧教材,统编语文新教材增加了文学体裁,注重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历史新教材以史实为基奠,强化国家主权意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着重培养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公民意识。

 

今年秋季学期已经开学,对于全国上千万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三门课的课本和原来使用的教材不同,这三门课是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新生们统一使用的是被称为国家统编教材的“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三科新教材”。以前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使用的这三科各种版本的教材,比如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将不再使用。为什么要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新教材又新在哪里?

 

语文新教材,新在样式多

 

1.降低学习难度,增加文学体裁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上第一堂语文课,和以往不一样,统编语文新教材最先教孩子们的不再是拼音,而是汉字。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崔宁说:“今天我们上的这一课叫做天地人你我他,这是本册书的第一堂识字课,讲这几个字,孩子们特别容易学,而且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老师还发掘了天地人这三个字从甲骨文到今天文字演变过程,让孩子们了解到,一开始我们的祖先创造汉字的时候就像画画一样,他们听得更认真,也觉得更有意思。”

 

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介绍:“第一课,我们设计的时候,有意用的是楷体字,楷体比较接近书写,六个字很大,产生一种冲击力,‘天、地、人、你、我、他’,后面是‘金、木、水、火、土’。一方面很传统,很中国,另外汉字第一印象有一种冲击,他一生都会留下它的印象的。”

 

为什么要改变以往多年来孩子们一上学就学拼音的传统呢?温儒敏说,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降低学习的难度。

 

不仅是语文,对于今年九月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品德课也换上了统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而对于初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历史课也换上了统编新教材。为什么这三科要换上国家统一编写的新教材呢?教育部负责人讲,统编三科教材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了编好这三科教材,教育部组织全国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140多人,历时5年才编写完成。

 

语文教材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5年前,温儒敏受命担任小学和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感到压力很大。如何选文,是编写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个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它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需求,同时又要讲规律性,讲教学的规律。我们考虑了经典性、可读性,适合语文的程度,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太深也不行,太浅也不行,甚至篇幅长短都有要求。像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苏州园林》,像《中国石拱桥》这些都是老课文,启用了很多老的课文,经典的课文。”温儒敏说。

 

除了经典老课文的大量回归,以前社会上流传的“鲁迅文章大撤离”说法也不攻自破,这次新教材,小学选了两篇、初中选了7篇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了让孩子们利用黄金年纪多读多背传统文化经典篇章,这次新教材小学语文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比原来人教版教材增加了60篇,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比原来人教版教材有所增加,并且体裁也更加多样。

 

2.减少文章数量,引导课外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刚上初一的孩子们的第一堂语文课,是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新教材在课文之前,就特别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教给孩子具体读书方法,这也是统编语文新教材的突出亮点。在小学阶段,特别开辟了“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栏目。在初中阶段,除了朗读,还教给孩子们默读、精读、快速读、跳读等的具体方法技巧,并且设置一定数量的自读课文和名著导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个教材虽然课文数量有所减少,但是衍生阅读量大大增加,引导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张芳说:“这套书里面,给了很多的指导方法,比如从第一单元开始,就教孩子要很好地去把握,停顿,连读,甚至是情感的处理,我觉得非常好。”

 

温儒敏说:“现在语文课的教学,大家不太满意,社会上也不满意。我认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现在的语文课,读书太少了。所以我们想读书问题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牛鼻子,要鼓励孩子们,通过学语文,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甚至还要读整本的书。有一定的阅读量,他才能够把语文素养、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才能够上去。不是通过做题可以解决问题的。”

 

从去年开始,统编新教材就在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北京第四中学这两所学校试用。语文老师们反映,孩子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爱上了阅读,很多孩子已经形成了自主阅读的好的习惯,而新教材也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需要去扩充学生的阅读。

 

语文本质上是母语教育,传承的是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次统编教材,除了在语文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中,也用重点篇幅突出介绍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成果和传统节日、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认同。在讲述中国古代历史的41课中,有9课是专门介绍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翟小宁说:“因为学生读什么书,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就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热爱之情,将来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有一颗中国心,这样的话,我们才真正是说在培养我们炎黄子孙的后代,中华民族的后代,在为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基因。”

 

历史新教材,新在重主权

 

1.结合历史研究,顺应国民认知

 

编写什么样的历史教材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次统编的《历史》新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吸收历史研究的成果和广泛的社会共识。例如关于辛亥革命,以往教材的写法是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新教材中,辛亥革命被表述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还有关于抗日战争,新教材就完整介绍了中国14年抗战的史实。

 

“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国家认知,也是要从国家认知的角度来认识,因为过去讲8年抗战,现在讲14年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还有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等等,这实际上已经是国家认知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执行主编叶小兵说。

 

2.加强培养国家主权意识

 

这次统编历史新教材还有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新教材以史实为依托,讲述了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新在普法治

 

1.增加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这次统编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由原来的品德课调整而来。顾名思义,就是更加强调德法兼修。据统计,《道德与法治》小学教材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为了突出宪法教育,其中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是法治教育的专册教材。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法治教育专册教材主编王敬波认为,在这个法治专册设计中,特别强调公民这种概念介入。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说这种公民意识是做人的一个基础,这恰恰是我们在法治精神当中所要传达的,自由、平等、诚信这样一种公民的基本素养。

 

编审分离,编写工作不断完善

 

为了确保质量,这次统编三科教材采取了编审分离的原则。凡是参与编写教材的专家,水平再高也不能参与到审查过程中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了110多位专家参与审查工作,对教材整体质量和水平进行了全面把关。

 

教材编写使用是国之大事,民之关切,一个国家应该有健全的国家教材制度。今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成立,统筹指导和管理全国的教材工作。教育部表示,到2019年秋季学期,小学和初中所有年级都将用上国家统编三科新教材。教育部还将组织专家定期对教材进行跟踪调研,建立专门正式的渠道和平台,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订完善教材,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上一篇:高中教材正在全面修订,与新高考方案全面对接! 下一篇:新书曝光!2018年梓耕教育营销峰会暨新品展示会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