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於子①论治国
商於子,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③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
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④必以牛,亦犹牧⑤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
【注】①商於子:虚构的人名;后面“商君”,商国的国君,也是虚构的国君。②豕:猪。③淖:烂泥。④服田:驾牲口耕田。⑤牧:统治、管理。
【阅读思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子过矣
(2)尔辈以此究物理
(3)比至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2)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
3.此文主要采用了“类比”和“讽刺”的手法来论治国之道,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
【答案】
1.(1)犯错误(动词)。 (2)事物的道理、规律。 (3)等到。
2.(1)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统治者)啊?
( ①句式要翻译成反问句;②“牧民者”要翻译成“治理百姓的人”或“统治者”。)(2)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措施),我自恨比他差得远呢。(①道:道理、方法、措施;远甚:差得远。)
3.商於子用“以豕代耕”类比治国之道,讽刺当今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使商君受到启发,进而除旧弊,广纳人才,达到治国的目的。
【参考译文】
商於子是商国的平民,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商君是商国的国君,微服私访乡村,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不高兴,没搭理他。
商君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弄颠倒了吗?”商於子说:“您认为我弄颠倒了,我还认为您弄颠倒了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管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统治者)啊?”
商君站立有一会儿,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回头对身边的随从说:“你们这些人,要通过这事来推究事物的道理。一个耕田的人,能精通天下治国之道,而我们这些治理天下的人却很糊涂啊。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措施),我自恨比他差得远呢。”等到商君回到国都,就革除旧弊,施行新的政策,广泛招收天下有才之人来管理国家。几年之后,百姓富裕了,国家安定了,这原来是商於子的功劳啊。
二、论 马
岳 飞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注】①介冑: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
【阅读思考】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故常奇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介冑而驰
C.食之不能尽其材 致远之材也
D.不以千里称也 不幸相继以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3.文章以马喻人,说明什么?
【答案】
1.A(解析:A项,“故”都是“所以”的意思。B项,表转折关系/表修饰关系。C项,才能/良才,指好马。D项,因为/表修饰关系。)
2.(1)良马不是凭借它的力气受称赞,而是凭借它的品质受称赞。(2)这样的马,吃得少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容易力量枯竭跑不动,这是资质低劣的马啊。
3. 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或:一个人只有积蓄内力,增长德性,才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踏实,要沉着,要严以律己,要有坚忍之心,才能成为栋梁。)
【参考译文】
良马不是凭借它的力气受称赞,而是凭借它的品质受称赞。我有两匹马,所以经常以之为奇。每天食豆数斗,喝水一斛,然而食物不是清洁干净的则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百余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振奋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得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方的良材啊。到了收复襄阳,平定了杨幺,它们不幸相继死去。现在我所骑的马就不一样了。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收紧缰绳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要死去的样子。这样的马,吃得少容易满足,喜好逞能,容易力量竭尽跑不动,这是资质低劣的马啊。
三、龙 说
韩 愈
(2019·营口中考改编)
龙嘘气①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②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③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④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⑤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①嘘气:吐气,呼气。②茫洋:辽阔无边际的样子。③感:通“撼”,摇动,震动。④汩:淹没。⑤神:这里是显示的意思。
【阅读思考】
1.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则 非 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2.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则/ 非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2.但龙如果没有云,它的神妙神通就无法展现出来了。
3.借物寓意。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
【参考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作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四、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①佚:通“逸”,逃跑。②厩人:马棚的差役。③躐: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阅读思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乡寡人曰 乡:
(2)昔者舜工于使人 工:
(3)然犹策之不已 策: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3.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答案】
1.(1)通“向”,从前(先前)。 (2)擅长(善于)。 (3)用鞭子打(驱赶)。
2.(1)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禀报鲁定公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2)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3.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参考译文】
颜渊陪同鲁定公坐在台上,东野毕在台下表演驾车技术。定公说:“东野毕的驾车技术真好啊!”颜渊说:“好倒是好,不过他的马将要跑了。”定公听了不高兴,把这话告诉了手下人,并且说:“我听说君子不在背后说人坏话。君子也会说人坏话吗?”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禀报鲁定公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定公听了急忙起身从旁边跨出坐席,对手下人说:“赶快驾车去请颜渊来。”
颜渊来到后,定公说:“我刚才说:‘东野毕的驾车技术真好啊!’您却说:‘好是好,但他的马将要跑了。’不知道你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的?”颜渊回答说:“我根据从政的道理推知这一点的。从前舜帝擅长于用人,造父擅长于用马。舜帝不使民力用完,造父也不让马把力气用光。因此舜帝时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也没有逃跑的马匹。现在东野毕驾车,上车拿起缰绳,马的勒口和身体都很端正了;转圈驰骋,调教得合乎规范了;经历险阻,跑了很远的路了,但仍然不停地鞭打它们。根据这些我就知道马逃跑的原因了。”
定公说:“你说得对!还可以再稍微进一步谈谈吗?”颜渊说:“野兽到走投无路时就要咬人,禽鸟到无可奈何的地步就要啄人,人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会去诈骗。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诗经》里说:‘抖动着的丝缰如纵横编织,车辕两旁的马儿如舞驰骋。’就是说的要善于驾驭马(不要使它们过分劳累)啊。”定公听了说:“这也是我的过错啊。”
更多增值服务,请点击 [下载] 筛选,精彩不容错过。
梓耕联系方(传真)
名师汇二维码
梓耕教育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