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梓耕教育 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
梓耕京东旗舰店 梓耕天猫旗舰店 新手指南 登录 | 注册

第四单元 满分作文 220810

第四单元

那个星期天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自责,就像一根长长的刺扎在了我的心里,拔也拔不出来。

  那个星期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回外婆家。在我的记忆里,外婆家是一片空白,脑海里没有任何影子可以追寻,只记得妈妈对我说过,我一岁多的时候去过,但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开始有些莫名的期待和担心。

  坐了一天车,都快被闷死了。火红的烈日照射着大地。眼前是一个村子,每户人家门前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狭窄的泥巴路,用红砖头砌成的房子,似乎很宁静,没有城市的喧闹。窄窄的小道旁有两排干枯的野草,还不时传来蝉的歌声。一阵微风拂过,风里带来些硬硬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农田里的肥料味,真是安静。

  刚开始我还不知道到了,就在这时,两张布满皱纹而亲切慈祥的脸映入眼帘。那是我的外公外婆。我飞奔到外婆身旁。外婆一把抓住我,手不停地颤抖,腿颤颤巍巍的,感觉快站不稳似的。她一边看着我,一边跟我说话,可我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她说的是当地的方言,我从来没有听过,又不好意思打断外婆,只好回了一句:“我很好!”

  我刚说完,嘴还没来得及合拢,就被爸爸拽到了一边。爸爸给我原话翻译了一遍:“哎呀,小孙子,好久都没有看到你了,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你记得吗?看看,都长这么高了。”我立马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面对外婆。

  我刚准备和外婆解释一下,就被外婆手里的东西堵住了嘴。甜甜的,味道好熟悉啊。我想起来了,那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糖果。外公对我说:“你外婆她呀,昨天听说你要来,踩着小脚找遍了附近好几家店,好不容易才买回来的。你小时候最爱吃……”顿时,我真的很恨自己,恨不得扇自己一耳光,为什么就不学一学当地话呢?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来看看外婆呢?

  可是,时光不能倒流,我也不能再回到那个星期天,回到我脱口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好像一切都晚了。

【点评】本文回忆了“我”在那个星期天因为听不懂外婆的话而表现出来的不耐烦的事。选取的事件鲜明突出,景物描写突出了乡下美景,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外公外婆的语言描写突出了老人的热情好客以及对“我”满满的爱。

 

竟然如此简单

  望着书柜里那张“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班级合唱队展演二等奖”的奖状,我不由得想起在那比赛前的“魔鬼训练”。那真是苦不堪言啊!从开始的积极参加训练到想要放弃再到继续坚持直到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拿到奖状,取得成功,这中间的过程是多么艰辛啊!

  我那时还是个刚刚上初一的小孩子,没有顽强的毅力,吃不了苦的我,根本适应不了那么艰苦的训练。

  天气又闷又热,像我的心情一样。我们待在那没有空调的“桑拿屋”唱着歌。我瞥见了那个站在前排的一个男同学,他的汗在他的头发尖处形成汗珠滴落在地板上,好像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汗浸湿了他的白色T恤,我想那T恤大概能拧出水吧!我也热得要命,拿出谱子夹子不停地扇着风,那微微凉的小风,稍稍让我凉快了一些,但还是特别热。再加上刚才站了好半天,腿也很酸。霎时间,闷热和劳累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缠绕着我的全身,想甩也甩不开,让我的心情变得焦躁不安。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坚持住啊!绝对不能放弃!可就是静不下来。突然一只充满了汗水的手握住了我的手,她坚定地注视着我:“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啊,有我在呢!”我从她那坚定的眼神中得到了勇气,从她那充满汗水的手中得到了力量。是啊!不坚持如何取得胜利的果实,如何得奖。于是,我重新把谱子举到了胸前,和大家一起唱了起来。

  很快,就到了比赛那天。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紧张、激动、害怕……种种心情压在我的心头,使我的手心中都渗出了汗。旁边的同学看出了我的紧张,她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坚定地对我说:“别怕,我们一定会成功的。”是啊!那么多天的“魔鬼训练”我们都忍耐了,今天怎能退缩呢?怎能轻易放弃呢?我注视着那灯光下充满力量的双眼。我暗暗地发誓,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现在正是黎明前的那最难熬过去的黑夜,我相信成功的彼岸并不遥远。

  伴奏声想起,那强烈的灯光“打”在我们身上,就像那滚烫的开水泼洒在身上似的,让我非常难受。可我依然微笑着面对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和评委。汗水洒遍了我的全身,但我依然坚持着,因为我知道胜利就在前方。即使再苦再累,即使汗流浃背,即使全身酸痛,即使筋疲力尽,我从未放弃过,我一直坚持着!

  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我知道我们成功了,我们通过不断地坚持和努力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努力,成功竟然如此简单。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地点出了一张奖状的来之不易,然后用“魔鬼训练”一词引出对下文的回忆。文中主体部分详细地记叙了为了获得合唱比赛的成功,“我们”所进行的艰苦异常的“魔鬼训练”,此部分关于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节描写很真实,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们”的不易与坚持。文末点题,总结全文。

 

最动听的声音

  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翠色山峰,映带左右,金色麦田,蝉鸣鸟叫,一阵阵“吱嘎”声伴着微风传来,这是奶奶家独有的打水声。

  奶奶家在农村,红砖黑瓦白墙,在群山绿水中安静地看着岁月的流逝。暑假时我常去奶奶家玩,当时自来水还未普及到农村,但乡下人自有自己打水的办法。水井离我家有一段距离,需要走一段小路。“孙女儿,去打个水。”奶奶叫我。“好!”我应着,轻车熟路地从门后拿出一个大红桶,踏上了小路。“老头子,快跟上,小心给摔了。”爷爷听到奶奶的催促,也默默跟上。阳光,洒在我的脸上、身上,我边走边玩,时而停下摘摘花,时而去捡地上的松果,爷爷在后面跟着,什么话也没说。

  “吱嘎、吱嘎”的声音从小路的尽头传来,像是封闭生锈的铁门突然被推开,又像是多年未有人驻足的阁楼地板,因突然有人闯入而发出的呻吟。我知道目的地快到了,一蹦一跳地前进,装作没听见爷爷那句“慢点儿”。

  越往前走,“吱嘎”声越是清楚,终于到达终点,那是一台压水机。

  由红桶里舀出一勺水,倒入压水机的洞中,双手叠在压水机的把手上,往下压,一下,两下,“吱嘎、吱嘎”的声音伴随着我手的起伏跳跃着,一声、两声……年幼的我没多少力气,支撑不了将水压出来,可若是长久不压,便会功亏一篑。当我用尽全身力气压下最后一次时,汗水浸湿了衣服,水却还未出来。

  随着最后一记“吱嘎”声消散在田野中,一双满是皱褶、苍老的手放在了我的手上。是爷爷!紧接着又是一声声“吱嘎、吱嘎”不绝于耳,传遍了田野里的每一个角落。我开心地勾起了嘴角。

  又是一个暑假,径直穿过小路,来到奶奶家,自来水早在几年前全面普及了,再也听不到那“吱嘎、吱嘎”的打水声。打开水龙头,流水哗哗,我伸手努力了几次,尝试将装满水的桶提起,却总是在半空落下。我又一次拼尽全力提起水桶,踉跄地走了几步,忽然感觉手中一轻,那是一双枯瘦苍老的手,是爷爷的手。

  “吱嘎”声已经不再,但爱一直都在。

【点评】“吱嘎、吱嘎”,一声又一声,见证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见证过爷爷奶奶对“我”的呵护和爱。小作者匠心独运,在选材上别具一格。文章中把“吱嘎、吱嘎”的声音和欢乐的童年、爷爷奶奶的爱结合在一起,写出了这种声音为什么会让“我”铭记。尤其是结尾部分,开阔了文章的境界,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流逝的时光冲不淡往日的记忆,那一幕在我的心潮激起一圈圈的涟漪,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我独自背着书包上学。突然,我看到了一幅奇特的画面:一个双腿截肢的中年人在地上爬着,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衫,脸上显得苍白而愁苦。他左手抱着一叠报纸,脖子上挂着一个破旧的书包,沿着广场上的花坛,不停地喊着“晚报,晚报”。

  他一边喊,一边在人们脚前爬行。有许多好心人都忍不住地可怜他,这个给他五角,那个给他一元。给钱的人都把他当成了乞丐,并没有注意到他左臂上的报纸。他接过钱,放进那个破旧的书包里,把一份份的报纸递了上去。那些好心人都吃了一惊,这才看见他左手上的报纸,可是谁也没有去接。

  这时,他那拿着报纸的手一直举着,脸上露出坚韧而执着的表情,不停地说:“这是您买的报纸,请拿着。”好心人不解地望着他,直到接过那份硬塞过来的报纸,他这才继续向前爬行。

  眼前的一幕,仿佛是晴空中的一道霹雳在我的脑海中炸开,我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刚才中年人那执着的神情。这个用劳动换来生存的人,让我对流浪者的态度改变了。我错了,我不应该瞧不起他们,他们之中有好样的,应该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称赞!

  他靠卖报得来的钱虽然不多,但那是用自己的勤劳换来的。也许你要说他趴在地上爬来爬去就不失尊严吗?不,那并不失尊严,因为他身残志坚,活得有骨气,我佩服他。中年男人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仍不失捍卫自己生命的尊严,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

  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点评】本文以作者的见闻为内容,描写了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谢绝别人的施舍,用自己的劳动来挣钱的事情。文章描写生动,叙事完整,结尾的议论水到渠成,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更多增值服务,请点击 [下载] 筛选,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