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梓耕教育 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
梓耕京东旗舰店 梓耕天猫旗舰店 新手指南 登录 | 注册

第24课 推荐阅读220810N


一、观刈①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②。

妇姑荷箪食③,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④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⑤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⑥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⑦不能忘。

【注】①刈:割。②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③荷箪食:用竹篮盛的饭。荷,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④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⑤惜:盼望。⑥岁晏:年底。晏,晚。⑦尽日:整天,终日。

【阅读思考】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虽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B.诗歌描绘了妇姑童稚送饭、丁壮南冈割麦、贫妇抱子拾麦三幅画面。

C.“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小麦时的辛苦景象。

D.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中“此”指什么?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答案】

1.C(解析:C项,“只是叹息夏天实在太长了”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夏日天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一幅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一种反常心理。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程度。)

2. “此”指上面农民辛苦悲惨生活的状况和自己无功而获得俸禄的事,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忧国忧民但无力改变现实的官员。

 

 

二、天末怀李白①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阅读思考】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诗人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诗人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诗人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2.诗人为什么说“应共冤魂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D E(解析:D项“诗人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理解错误,诗人并没有与李白一起被流放,属于无中生有,李白被流放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E项分析错误,一“憎”一“喜”并非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李白等自古以来才智之士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被流放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两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2. ①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会与投身汨罗的前贤屈原有相似的心境,这是对李白内心的揣摩。②全诗抒发了对李白深切的牵挂与思念。

 

 

三、早 发

韦 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阅读思考】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

1.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2.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四、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阅读思考】

1.诗人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描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叫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2.衬托或陪衬的表现手法。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


更多增值服务,请点击 [下载] 筛选,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