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梓耕教育 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
梓耕京东旗舰店 梓耕天猫旗舰店 新手指南 登录 | 注册

第11课 短文二篇230601

11.短文二篇

一、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2021·宿迁青华中学月考改编)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白水:山名。③殆:大概,差不多。

【阅读思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    户:门

B.怀民亦未寝  寝:睡

C.循山而东    东:东面

D.顾影颓    然:……的样子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3)比喻的运用,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苏轼的比喻就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文采斐然。请你结合上面选文具体语句来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4)《记承天寺夜游》和选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章,请你说说两文透过月夜景物的描绘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C[解析:“东”在此处意思是“向东”。

(2)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3)示例一:“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把悬瀑倾泻比作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突出了悬瀑的形态、颜色,声势。示例二:“掬弄珠璧”四个字,让江月倒映水中的美丽景色和父子二人捧水弄影的幽雅情趣皆跃然于纸上。(举一例分析得当即可)

(4)《记承天寺夜游》中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或者表现苏轼安闲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选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或者表现了苏轼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情感。)

【参考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百仞。山路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水流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惊又喜。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欣赏山上的火烧云,十分壮观。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过几条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在江心划船,用手拨弄水中碧玉明珠似的月影。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就再难安眠。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翁。

 

 

二、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此文为作者辞去吴县知县,乘兴漫游吴越时所作。②石篑:即陶望龄,号石篑。作者朋友,公安派作家。③罗纨:丝织品,这里指穿罗纨制作的衣服的人很多。④夕舂:夕阳的代称。

【阅读思考】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2)安可为俗士道哉?

2.“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但文中写月只有寥寥几笔,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3.苏轼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了本文,你觉得作者能成为第三位“闲人”吗?请简要分析。

【答案】1.(1)我当时被桃花所迷恋,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 (2)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2.作者先写朝烟、夕岚,以此做铺垫,且造成一种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真正写月只寥寥几笔,就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突出月景妙不可言,更勾勒出幽深的境界,具有无穷的趣味。

3.示例一:作者能成为第三位“闲人”,因为他辞官漫游,不汲汲于功名,能从容流连光景。他触景生情,感慨世人多是庸俗之辈,显现自己的志趣高雅。

【参考译文】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内最美的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吾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家中的旧东西,应该赶紧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所迷恋,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似细雨纷纷飘落,穿罗纨衣服的游客之多,多过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着湖光的美,岚色添加山岭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怎么能够和凡夫俗子述说呢?

 

 

三、书上元夜游

苏 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耳: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夷:指当地少数民族。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再:又。过:苏轼的小儿子。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阅读思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月佳夜 /良多趣味 (《三峡》)

B.归舍已三鼓矣 / 转转不已(《河中石兽》)

C.自笑也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D.欣然从之 /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

2.翻译下列句子。

(1)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

(2)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3.苏轼“自笑”和“笑韩退之”的原因各是什么?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C[均为句首发语词,这里译为“原来是”。]

2.(1)今晚月亮很美,夜色很好,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走一走呢? (2)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

3.苏轼自笑,是见到了小城上元之夜繁荣热闹的景象,而悠然自得、乐而忘返之笑。笑韩退之则是笑他仕途(为官)失意而不够超脱,由此可见,苏轼具有身处逆境却能随遇而安(安闲自适)、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己卯年上元,我在儋耳,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今晚月亮很美,夜色很好,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走一走呢?”我很高兴地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已经一觉醒来又睡去了。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原来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钓鱼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更多增值服务,请点击 [下载] 筛选,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