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唐诗五首
皎 然
(2021·武汉中考模拟)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陆鸿渐:茶圣陆羽,有《茶经》传世。
【阅读思考】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带”交代了陆羽居所的位置离城郭不远,第二句“野”则点明了居
所的隐蔽。
B.“篱边菊”“未著花”既写出了居所环境的优雅,也反映了陆羽生活情趣的高
洁不俗。
C.本诗“问”“答” 有趣,“问”表现诗人寻人未遇的不甘,“答”则表现邻人
对陆羽行踪的不解。
D.全诗刻画了一位寄情山水、不念尘世的高人逸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
活的强烈向往。
【答案】
D[解析:诗人选取种养桑麻菊花、遨游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并未表达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万山潭作
孟浩然
(2021·赤峰中考)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阅读思考】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万山潭作》一诗,就像孟浩然的人一样,冲
淡得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点儿斧凿的痕迹。
B.首联的“垂钓”,极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作者的心境相契合。
C.“鱼行潭树下”一句,诗人直接描写树的倒影,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
的动荡美。
D.颈联运用典故,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分析一种即可)。
【答案】
1.C [解析: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树的倒影。]
2.尾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
三、章台夜思
【唐】韦庄
(2021·长沙西雅中学月考)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阅读思考】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台”是唐诗之通用意象,原为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街多柳树,唐时称为
“章柳”,以后章台成了“柳树”的代称。
A. 首联借清瑟以写怀。诗人写琴瑟之声恰似凄风苦雨,绕弦杂沓而来。诗人听着这样凄神寒骨的音乐,倍感哀怨。
C.颔联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 等常见意象,突出“夜思”之苦。
D.这首诗层次清晰,章法严密。前半叙事,事中寄慨;后半写景,景中寓情。
2.“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
【答案】
1.D [解析:D项前半写景,景中寓情;后半叙事,事中寄慨。]
2.“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怨”字,赋予清瑟人的情感,凄清的琴声让人生出幽怨之感,让人彻夜难眠,就好像风雨绕弦使人生出无尽悲哀之情。这样渲染出来悲凉的气氛,又为全诗奠定了深夜思乡的凄凉的感情基调。
更多增值服务,请点击 [下载] 筛选,精彩不容错过。
梓耕联系方(传真)
名师汇二维码
梓耕教育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