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梓耕教育 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
梓耕京东旗舰店 梓耕天猫旗舰店 新手指南 登录 | 注册

第23课 《孟子》三章230601

23. 《孟子》三章

一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ƒ席而起,曰: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yì):”,逃跑。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liè):超越。: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乡寡人曰                                                

2)昔者舜工于使人                                         

3)然犹策之不已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3.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答案】1.1)同,从前(先前) (2)擅长(善于) (3)用鞭子打(驱赶)

2.1)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禀报鲁定公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 (2)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3.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参考译文】

颜渊陪鲁定公坐在高台之上,东野毕在台下驾驭马车。定公说:东野毕马车驾驭得太好啦!颜渊曰:好是好啊,不过他的马快要跑了。定公不高兴,就对左右侍奉的人说:我听说道德高尚的人不会中伤他人。道德高尚的人也中伤他人吗?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把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的事禀报了鲁定公。定公跨过坐席站起来,说:赶快驾车叫回颜渊。

颜渊到后,定公说:先前我说:东野毕马车驾驭得太好啦!您却说:好是好啊,不过他的马快要跑了。不知道您凭借什么知道这种结果的。颜渊说:臣是根据治理国家的方法知道的。过去,舜善于用人做事,造父善于驾驭马匹。舜不让他的百姓用尽全力,造父不让他的马耗尽体力。因此,舜没有逃跑的百姓,造父也没有逃跑的马匹。现在东野毕驾车,上车时拉着马缰绳,使马的身体过于挺直了;又让马盘旋转动前进后退缓行慢跑,极尽调度车马的法度;让马涉历险途到达远方,马已经精疲力尽了。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逃跑。

定公说:太好了,能稍微深一步讲吗?颜渊说:野兽被逼急了就会咬人,鸟被逼急了就会啄人,人走投无路了,就会互相欺诈。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诗经》说:手握缰绳如同编织一样松紧有度,两匹骖马就会像跳舞一样欢快自如。说的就是擅长驾驭的道理。定公说:是我错了。

 

二 列子·说符篇(节选)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注】詹何:古代哲学家。社稷:指国家。身治:自身修养好。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詹何对曰                  

2)故本在身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3.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1)回答 (2)根本,基础

2.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3.修养自身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参考译文】

楚庄王问詹何说:应该怎样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楚庄王说: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保持它的办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混乱的事,又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末节来答复。楚王说:说得好。


更多增值服务,请点击 [下载] 筛选,精彩不容错过。